虽然政府庞大的财政刺激似乎使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保持高增长,然而,全球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中国并不能幸免。1月17日,英国《卫报》刊登斯图尔特(Heather Stewart)的评论文章《经济乌云浮上中国地平线》(Dark economic clouds on the horizon for China)指出:财政刺激造成的股市和房地产的泡沫一旦爆裂,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为操纵货币造成与欧美国家的紧张关系也会带来政治上的压力。经济乌云正在往中国的地平线上聚集。
首先,中国经济在萧条中的戏剧性反弹来自于庞大的财政刺激,人们越来越担心,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剧烈膨胀的泡沫有可能突然爆裂,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为防止资金外流以保护货币政策,北京实行资本管制。这意味着国内的投资者很难将其多余资金投资到海外,加上政府指示银行大量提供贷款,廉价的现金推高了国内资产。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去年12月中国的银行贷款金额比前一年同期多出95%。
苏格兰皇家银行辛芬德费尔(Ben Simpfendorfer)认为,过量的流动资金和资本管制,保护了中国免受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问题,但现在已经威胁到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投资者正在寻找收益,但他们的选择非常有限。更高的通货膨胀和政府不愿提高利率可能只会加速这些资金仓促流入股市、房地产市场、和越来越多的重新打包贷款。”
中国当局意识到泡沫的风险,并在最近几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试图降温。全球知名独立宏观研究顾问公司Capital Economics资深中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中国当局非常害怕失去控制。
另外,随着中国投入大量资金争夺原材料以满足咆哮式的增长,通货膨胀也成为一个相当大的风险,分析师认为,中国当局今年年底将提高利率,以防止失控。然而由于疲弱的西方经济体保持很低的利率,所以升息会带来另一种风险--引起不必要的外资涌入。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定期访问中国的莱昂斯(Gerard Lyons)说: “这些问题是巨大的,也是真实的。”
第二,即使退一步来讲,假如金融和经济动荡的担忧证明是不存在的,中国经济要保持繁荣,还有政治上的障碍。
上周谷歌与中国政府之间发生的不测龃龉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北京的经济发展完全忽视了西方的规则。但是,有关商业道德的争论在今后几年可能远远比不上中国与美国和欧洲之间在贸易关系上日益沸腾的紧张局势。
威廉姆斯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创造越来越多的政治对抗。
早在信贷紧缩之前,美国制造业核心地带(所谓产业“锈带”)各州的国会议员已经指责中国“货币操纵”,人为压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汇,从而获益于低价出口。
现在,随着亚洲经济复苏的全面展开,中国的商品出口大增,从传统的制造业强国德国和日本手中窃取市场份额。而德国和日本都迫切希望利用其传统的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恢复本国经济的健康状况。
从经济衰退开始,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对中国的保护主义举动。美国援引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中国轮胎、纸张和钢铁产品增设关税,欧盟也对其铝制轮胎和钢铁产品采取了同样的行动。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呼吁北京允许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日益高涨。特别是日本和欧元区,他们感到中国的增长是以牺牲他们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