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Transformers)这个概念是“孩之宝”公司1984年在金刚玩具和相关动画片推出时深入人心的,但其实当时推出的变形金刚玩具原型甚至模具都来自日本。说白了就是变形金刚在最初阶段只是美国人赋予日本机器人玩具新面貌的一个创意。1984年以前,像人们熟悉的擎天柱啊、大黄蜂啊、红蜘蛛啊、威震天啊等等经典玩具角色,在日本早就推出了,有很多甚至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问世了,只不过那时的它们还不是以我们现在熟悉的变形金刚的身份和名字出现,所以也基本只在日本国内稍有影响。
美国人将新的创意卖到世界各地的时候,日本也忍不住了,TAKARA公司1985年开始推出变形金刚的日本版本,发行顺序和包装外观自然与美国人有所区别。而从1987年开始,美日双方的玩具路线与动画片审美的分歧逐渐清晰,所以各自的“独有角色”也开始大量出现。
除了美版和日版,变形金刚流行风刮遍全世界。加拿大版是与美版包装相当接近的,不过很多地方会标注法文;欧版更为复杂多样,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家都有各自的版本,希腊版变形金刚上可标注的是希腊文啊;来自北美的玩具风暴不可能不向南美蔓延,墨西哥和巴西就是受感染的地方。其实除了日版,其他不管是哪里的版本,“Transformers”几个英文字母总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玩具包装上。
中国版则是最有研究价值的,当然指的是正版。当年我们在国内魂牵梦绕的金刚玩具(就是外包装右上角贴有玩具角色中文译名的那种)是“孩之宝”公司授权由广东南海盐步永南玩具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包装外观上最接近美版。到现在,许多美国迷友甚至都无法分辨美版与中国版的区别,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中国版的存在。
当然,这种外观上的近似被许多狡猾的玩具“倒爷”们所利用,伤害了中美之间的信任。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都是正版,混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种混淆又有什么被利用的价值呢?下面的答案不是绝对正确,但绝对有参考价值。
除美版、日版和中国版以外,所有其他版本,除了那些存世量极少的珍品以外,交易价格都相对低很多;美版和日版各自的“独有角色”价格也自然不菲;美版与日版G1玩具的制造和包装印刷几乎都在日本,少数在我国澳门、香港、台湾及韩国,所以可以说质量上没有差别,价格的认可取决于购买者个人的好恶;中国版虽然在包装上仿照美版,但由于是国内自造,无论玩具做工还是包装印刷难与日版匹敌,所以价格方面低于美版,有时候甚至是远低于美版,到现在还有很多美国迷友认为这些中国版属于盗版。
至于中美两版如何区分,在此卖个关子,还要请“新手们”自己慢慢摸索。需稍微提一句的是,玩具的版本不光体现在包装上,玩具本体和说明书上都有相应的文字类标识。
与变形金刚收藏者切身利益最相关的是交易价格,从细节上讲,这与玩具本身的品相分不开。玩邮票、玩蟋蟀、玩古董,收藏者当然要求藏品品相上乘,变形金刚也一样。在变形金刚的世界里,经常会遇到“MISB”、“MIB”、“MOSC”或“COMPLETE”、“AFA”等专业词汇,其实他们就是描述玩具品相的一种业内通用标准。
“MISB”的意思是“全新未开封”,20年来的光景还能保持“处女身”,价格可想而知!而全新纸板上用未开封塑封扣住的则用“MOSC”表示。试想,“COMPLETE”(完整)都能作为一种表述方式,可见经过岁月,保证玩具没有丢失配件或说明书,都已经值得炫耀了,更不用说全新未开封。
“AFA”是一个国际著名的可动人形玩具评分机构,这个机构的成立正是变形金刚等可动玩具进入收藏领域的标志和证明。AFA会给所有提出申请的变形金刚玩具评分,然后编进“名刚录”,并将其装入贴有防伪标记和评分信息的透明展示保护盒中——当然,这是收费的!
不过对于申请评分的收藏者来说,此项投入有着至少两层含义:一是可以证明自己这个玩具的品相水准,并获得业界认可;二是在出售和转让这样的玩具时,分数越高意味着品相越好,因而价格自然不菲。有时候,一个品相好的变形金刚在评分前后的销售价格甚至会相差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