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国]马凯文
最近我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一个会议,在那儿听到了在德国已有3万多中国留学生。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中国人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千辛万苦、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国外上学,从而前程似锦。那么,为何这么多中国人愿意花费不菲去国外接受教育呢?我通过报纸了解到:中国企业家认为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外语水平、独立性、合作能力较弱,跟大部分企业的需求有差距。这是为什么呢?中国老百姓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大学资金能力有限,不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我在德国学了4年,在中国大学也读了两年的本科,跟中国学生共享过狭窄的宿舍,坐在同样的课堂里,我并不觉得中国大学的问题是经济问题,但我认为与以下三个问题有关:
第一,公共课程学分与时间占用太多。
首先,中国学生专业课程比较少,体育类等公共课程学分与时间占用太多。我所学专业的公共课程占全课程的30%与学分的30%以上。如果中国学生能把更多时间放到专业课上,效果肯定更好。
其次,中国本科专业实践培训与实习机会太少。中国大一、大二、大三没有时间实习,一直在准备理论性强的考试。而大四时,很多同学几乎没有课,但他们却放弃了这个本该用来实习的学期,而跑去参加各大招聘会或准备考研,不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大四就形同虚设。德国许多大学从大一开始,就给了学生实习的空间。
再次,许多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一些中国大学为老师和工作人员提供华而不实的办公室,30多层高的大厦,几百个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一人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但这一切都只为了工作人员。而学生呢?他们4人、6人或8人却挤在一个小小的宿舍里待上4年,教室楼也同样破旧不堪。
最后,相当多的校区建设位置与实用性不好。比如不少房子的结构不能为残疾学生或病人提供方便,有的建筑漂亮却不人性化,建筑面积大但使用面积小。结论是,虽然中国大学学费一年比一年贵(即使在德国人眼里,中国学费都不算便宜),但中国大学的消费者对资源的分配完全没有影响力,必然造成了现在的供应不能符合需求。
第二,老师工作量的增加,导致老师走马观花。
中国大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从培养型向生产型大学的转变。我参加过的一些班有90多个学生,老师无法因材施教。而国外大学的优势在于所谓的“小组讨论”,教师与10~15个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如果中国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那么应该招聘更多老师,改善教学质量。
我在中国看过一些不太符合教书资格的老师。一些英语听力与口语课,就是看电影、听磁带,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们根本不需要老师,这时候老师应该多努力或者就请干脆退居二线吧。还有很多老师不够严谨,对学生的要求太低。虽然高考很不容易,但大学不应该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大学教育应该比高中教育更严格。特别是在小学、初中、高中资源分配已不平衡的中国,“严进宽出”对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不公平。
第三,中国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自主学习精神差。
虽然中国人的考试技术闻名世界,但对大学生的长期学习肯定不利。一些高考中拿高分的学生,一句英语都说出不来,还有很多学生一个学期都在玩电脑,只有考试前两周才开始背老师提出的重点,还经常抄网上的文章交作业,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在上课时看小说、发短信、听音乐或睡觉,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还有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乐于助人和合作能力的概念很陌生:经常最后一个从教室出来却不关灯或电风扇;随手丢弃垃圾;不提醒丢失东西的同学;在冬天温暖的图书馆里用物品占座几天,但是自己都没去那儿学习;吃饭的时候不排队,争抢中把别人的饭撞到地上。
总的来说,中国大学目前状况不理想,培养出来的人对建设和谐社会不利。和谐社会要靠社会里的你我他,作为中国未来的知识分子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骨干人才,中国学生肩负重任。只有中国教育领域(而不应该是产业)里的老师、学生和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并向国外优秀大学学习适合自己的经验,才能在中国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打好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基础。